您的当前位置:眶内肿物 > 患病影响 > 转载JAMA病例挑战意想不到的胃底
转载JAMA病例挑战意想不到的胃底
意大利维罗纳大学的Pedrazzani博士等在近期的JAMASurgery杂志上分享了一例罕见的胃底肿物病例。
70岁女性,因发现无症状胃底肿物入院治疗。既往史包括慢性胃炎,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进行治疗;18年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;19个月前切除左膝一个26mm大小的Merkel细胞癌(II期),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,患者术后随访未发现明显异常。
患者近期行高分辨CT检查发现一个45mm×40mm向胃腔内突出的胃底部肿物,伴有胃底小弯侧淋巴结轻度肿大(见图A)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(PET)检查发现胃底部肿物代谢增高(18F-FDG最大标准摄取值为6),肿物高摄取68Ga-DOTATOC(最大标准摄取值为24),胃小弯侧2个淋巴结中度摄取68Ga-DOTATOC。内镜检查发现胃食管交界水平的胃底部后壁可见一息肉样病变,行内镜下多点病理活检(见图B)。
图1A为肿瘤的CT表现;B为肿瘤的内镜表现
考虑到患者年龄、肿瘤的部位以及生物学行为,最终采用腹腔镜胃腔内手术(laparoscopicintragastricsurgery)将肿瘤切除。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身体功能快速恢复,患者于术后第5天出院。患者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,术后12月复查肿瘤无复发。
下面揭晓答案:
术后病理提示:Merkel细胞癌胃转移。转移病灶约4cm,切缘阴性,未见淋巴结转移。
因此,该病人的诊断是CMerkel细胞癌胃转移。您答对了么?
Merkel细胞癌的相关知识
1.Merkel细胞是分布于全身表皮基底细胞之间的一种具短指状突起的细胞,数目少,常位于皮肤附件和触觉感受器丰富的部位,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触觉细胞,并具神经内分泌功能。Merkel细胞癌(Merkelcellcarcinoma,MCC)是罕见的皮肤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,但其增长迅速,早期侵袭脉管系统,易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,是最具侵袭性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。
2.病因可能与紫外线照射、免疫抑制、Merkel细胞多瘤病毒感染(Merkelcellpolyomavirus,MCPyV)有关。好发于老年人,平均年龄约69岁,男女比例为1.5:1。发病部位通常位于日光照射部位皮肤,最常受累的是头颈部(50%)和四肢(40%),位于躯干和外阴者小于10%,发生于黏膜表面者罕有报道。
3.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暴露区域出现迅速增大的红色、粉红色结节,部分呈蓝紫色,肿物呈半球形或结节形,外生及浸润性生长,斑块样少见,部分病变可形成溃疡,周围出现卫星灶,外观光滑明亮,实性质硬。转移至胃部者常发生严重的消化道出血。
4.诊断要点:
(1)发生于老年人皮肤的肿物,特别是头颈部及四肢;
(2)肿物位于真皮中,边界清楚无包膜,切面灰白质硬;
(3)肿瘤具有神经内分泌癌的特点,如细胞较小、大小一致、巢索状排列、间质少、富于血管;
(4)免疫组化CK,NF,NSE,CgA等呈阳性;
(5)电镜可见胞浆内神经内分泌颗粒。
5.鉴别诊断包括:皮肤转移性肺小细胞癌、淋巴瘤、白血病、黑色素瘤、皮肤附属器肿瘤等。
6.目前对MCC的治疗主要采用局部扩大切除加辅助性放疗及化疗。对于胃部转移病灶的治疗,可选择开腹行胃大部切除术。本例患者选择腹腔镜胃腔内手术具有如下优势:肿瘤位于胃后壁及胃食管交界区域,该术式的手术创伤小;可先行腹腔镜探查了解腹腔情况,切除可疑淋巴结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;可采用内镜的吻合器;标本可通过内镜经口取出。
7.患者整体预后不佳,90%的患者两年内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。最常转移的部位是皮肤、淋巴结、肝、肺及中枢神经系统,偶可转移至其他罕见部位。MCC转移的患者预后很差,中位生存期仅9个月。
---------------赞助商广告---------------
“原文转载至网络”我们重在分享,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从网络转载,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,不对其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,仅供读者参考。
——
特别鸣谢“厦门德尚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”赞助
德尚居装饰莆田项目负责人
郭宇挺:
一个医者的视角,解读身边
专注于提供基础医学,生活服务,工商管理等接地气自媒体
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