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眶内肿物 > 疾病病因 > 享病例第49期肝脏病变1例解读
享病例第49期肝脏病变1例解读
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本病例的临床病史、影像检查和相关问题04解读
1.病变最可能的来源(单选)A肝脏B胃肠C脾脏D胰腺E左侧肾上腺F原发腹腔肿物G原发腹膜后肿物答案:A
2.最可能的诊断(单选)A神经内分泌肿瘤BGISTC肉瘤D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E肝癌F胰腺癌答案:E
05诊断完善实验室检查,AFP.6ng/ml(0-7)穿刺病理:(腹腔)肝细胞性肝癌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:AFP(-),GPC-3(2+),Hepatocyte(3+),Ki-67(+40%)。
06讨论肝细胞肝癌(HCC)是成人最常见的肝原发性恶性肿瘤,在CT平扫中多表现为低密度,由于HCC本身分化和成分差异,以及肝脏背景的异常(如脂肪肝),部分病灶也可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。随着肿瘤体积增大,组织内可发生坏死、出血、钙化或脂肪变性,CT图像表现为密度不均。HCC病灶增强典型特征为“快进快出”,绝大多数病灶在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,门脉期以后病灶强化程度下降,常常呈明显的造影剂廓清特点。较大的病灶在静脉期边界常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假包膜。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的最好的肿瘤标记物。本病例中,病灶起源于肝脏左外叶,呈外凸生长,由于肿物巨大定位困难,但在动脉期尤其冠状位图像可以看到来自肝动脉的血供,因此定位于肝脏。入院后结合实验室检查AFP增高,更进一步提示了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。?
作者简介:田原,中医院影像诊断课住院医师。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(临床医学八年制),获医学博士学位。联系方式:tianyuanlaura
hotmail.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