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眶内肿物 > 预防治疗 > 晚期结直肠癌持续高热原因分析
晚期结直肠癌持续高热原因分析
一、时间:年8月5日(周二)下午16:00-17:30
二、地点:肿瘤大楼15层学术厅
三、议程:
1.16:00-16:15-—病例汇报(韩春);
2.16:15-17:00—专家点评与讨论(白莉、杜晓辉、于晓玲、李家开、孙刚、刘刚、杨继勇等);
3.17:00-17:30—“晚期肿瘤伴发热的鉴别诊断”专题讲座(刘刚)。
四、病历摘要张X,男,31岁,未婚。主因确诊直肠癌肝转移1月余入院。患者以大便带血,伴里急后重感为首发症状。于年6月6日在内蒙古×××医院行肠镜示:距肛门13-px于直肠见粘膜不规则隆起,表面不平,边界不清,活检组织脆,易出血。年6月11日在北京×××医院行直肠超声示:直肠左侧壁,距肛门6-px处可见中低回声,大小5.14×33.75px,内部回声不均,表面尚光滑,内部血流丰富,紊乱,可见穿入血流。直肠肿物后肠壁层次改变:粘膜层中强回声可见中断,粘膜下层中强回声可见中断,肌层低回声增厚,浆膜层中强回声可见中断,直肠周边未见肿大淋巴结。超声提示:直肠CaUT3N0。活检病理示:(直肠肿物)中分化腺癌。于6月12日行盆腔MRI检查示:直肠下段肠壁环周不规则增厚,考虑直肠癌(T4N2期),瘤结节向外浸润深度约为11mm,前方MRF受累。6月20日行腹部MRI示:肝Ⅲ、Ⅳ、Ⅵ、Ⅷ段多发异常信号灶,转移瘤可能,左肾上腺异常信号,小腺瘤可能,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。入院后出现发热,体温最高达38.5度,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,体温波动于37.2至38.5度之间,7月10日体温降至正常,于年7月12日行第1周期C+FOLFOX方案化疗,皮疹1级,骨髓抑制1级,肝功能损伤1级。出院后患者未再出现发热。年7月27日患者自觉受凉后出现发热,体温最高达39.4度,入院后查血常规示:WBC6.12*/L、中性粒细胞0.、C-反应蛋白测定4.21mg/dl↑、降钙素原0.27ng/ml、给予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。28日晚再次出现发热伴寒战,体温最高达39.9度,血常规示:白细胞计数11.60*/L↑、中性粒细胞0.↑、C-反应蛋白测定7.6mg/dl↑、降钙素原0.41ng/ml,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。30凌晨体温最高达40.2度,血常规示:白细胞计数12.03*/L↑、C-反应蛋白测定27.0mg/dl↑、降钙素原10.28ng/ml↑,更换亚胺培南联合奥硝唑抗感染治疗:目前患者仍每日发热,体温最高39.4度。精神状态较差,体力差,食欲一般,睡眠正常,大便带血,排尿正常,近1月体重无明显变化。既往史无特殊。个人史:生于内蒙兴安盟,久居于本地,否认疫区、疫水接触史。查体:生命体征基本平稳,体表面积:1.66m2,KPS评分:90分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,双肺呼吸音清,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,心前区无隆起,心尖搏动正常,心浊音界正常,心率98次/分,律齐,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,无心包摩擦音,腹平坦,无腹壁静脉曲张,腹部柔软,无压痛、反跳痛,腹部无包块。肝脏未触及,脾脏未触及,Murphy氏征阴性,肾脏无叩击痛,无移动性浊音。肠鸣音正常,4次/分。
辅助检查:腹部核磁(-7-8我院):1肝内多发实性结节肿块,考虑:恶性肿瘤,以转移瘤可能性最大。建议:临床治疗后定期复查;2左肾小囊肿。
腹部超声(-7-9我院):1、肝内多发实性占位,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灶;2、肝S6段不均质稍偏高回声结节,不除外炎性改变,但内仅见一处微小透声区;3、副脾。PICC管培养(-7-30):未见细菌生长,布氏杆菌凝集素试验阴性,血培养结果未回。
目前诊断:1、直肠癌(Ⅳ期)肝脏多发转移;2、发热待查。
讨论目的:患者发热原因?肝脓肿?传染病?肿瘤热?晚期肿瘤患者发热常见原因及鉴别诊断。
医院内科临床部肿瘤中心肿瘤内一科供稿。
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参加!
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