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眶内肿物 > 预防治疗 > 大型医用设备能力考评CT扫描技术部分
大型医用设备能力考评CT扫描技术部分
经过这两天的洗礼,有没有觉得已经好很多?CT的最后40题来了,再接再励!温馨提示,更多内容在后面哦……
来源:医学界影像与介入频道
61 间断式CT扫描与螺旋式CT扫描的相同点是( )
A.X线管连续旋转
B.连续产生X线
C.连续取样
D.曝光时连续动床
E.以上都不是
62 常规CT扫描与螺旋CT扫描的本质区别在于( )
A.扫描时间
B.球管运动
C.数据采集
D.图像重建
E.图像信息
63 关于螺距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螺距是螺旋CT扫描方式产生的新的成像参数之一
B.螺距的定义是床速与层厚的比值
C.螺旋CT扫描若螺距等于零时与常规CT扫描相同
D.增加螺距使探测器接收的射线量增加并使图像的质量提高
E.螺距等于0.5时,层厚数据的获取一般采用2周机架的旋转及扫描
64 关于螺旋CT扫描的重建间隔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重建间隔就是常规CT扫描的层间隔
B.定义为被重建的相邻两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
C.重建间隔并非是常规CT扫描层厚的概念
D.对原始数据的回顾性重建可采用任意间隔
E.重建间隔大小的选择与图像的质量无关
65 关于螺旋CT扫描的图像重建方法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原始数据的内插方式是螺旋CT扫描成像的关键
B.线性内插方法的效果好、易使用
C.线性内插方法有全扫描、不完全扫描、内插半扫描和外插半扫描等等
D.全扫描法是度收集原始投影数据
E.不完全扫描法是最简单的内插算法
66 在临床应用中,螺旋CT检查效果不如常规CT的部位是( )
A.胸部
B.腹部
C.CTA
D.头部
E.以上都不是
67 与常规CT扫描相比,不属于螺旋CT扫描优点的是( )
A.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一次屏息下的容积扫描,不会产生病灶的遗漏
B.单位时间内扫描速度的提高,使造影剂的利用率提高
C.幂厚响应曲线增宽,使纵向分辨率改变
D.可任意地回顾性重建,无幂间隔大帏的约束和重建次数的限制
E.容积扫描,提高了多方位和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
68 与常规CT扫描相比,螺旋CT扫描的最大优点是( )
A.扫描速度快
B.连续旋转
C.X线管容量大
D.为容积扫描
E.存储容量大
69 与检查效果密切相关的CT检查前工作是( )
A.仔细阅读申请单
B.划价交费
C.预约登记
D.编写索引
E.交待准备工作
70 防止产生图像伪影的准备工作是( )
A.换鞋入室
B.碘过敏试验
C.去除金属饰物
D.带齐检查结果
E.扫描前4h禁食
71 与图像左右正确标准无关的项目是( )
A.头先进或足先进
B.仰卧位或俯卧位
C.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
D.床进或床出
E.以上都不是
72 适合于危重或不易配合的病人扫描的最佳选择是( )
A.一般扫描
B.快速连续扫描
C.重叠扫描
D.目标扫描
E.放大扫描
73 图像显示技术中,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是( )
A.窗口技术
B.放大技术
C.黑白反转技术
D.三维图像重建技术
E.图像方向旋转技术
74 关于重组图像技术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重组图像与图像重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
B.重组图像是利用计算机将各个不同幂面的像素重新排列的技术
C.重组图像是将已有的各层面中的有关显示数据取出来,重新组合为新的层面图像
D.最常用的重组图像是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
E.重组的图像质量优于直接重建的图像质量
75 CT图像的测量原则不包括( )
A.测量CT值应目标明确,在最有代表性显示最佳的层面中测量
B.正常与异常组织应同时测量比较
C.平扫与增强后测量,最好在同一平面的两个图像上测量
D.大小测量要在病变形态范围显示最大最清楚的层面上测量
E.测量面积大小,必须同时测量体积
76 X线球管围绕人体左右轴旋转的扫描方式称为( )
A.横断扫描
B.冠状位扫描
C.矢状位扫描
D.正位定位扫描
E.侧位定位扫描
77 关于增强扫描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注入造影剂后进行的CT扫描称增强扫描
B.增强帱是增加组织之间对X线的吸收差
C.增强扫描的实质是加大X线照射量的扫描
D.增强后形成的图像对比度增加
E.增强扫描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
78 注入造影剂后,初期增强效应比较明显的器官是( )
A.肝
B.胆
C.肾
D.胰
E.脾
79 血管内造影剂浓度高且维持时间长的造影剂注射方法是( )
A.点滴灌注法
B.团注法
C.滴注~大量快注法
D.大量快注~滴注法
E.多次大剂量急速注射法
80 关于特殊CT造影增强法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脑池造影CT,造影剂可分为阳性非离子性水溶性碘造影剂及阴性造影剂空气
B.脑室造影CT,是脑室注入造影剂后6h进行CT扫描
C.关节造影CT,多用于肩关节和膝关节
D.脊髓造影CT,要在造影剂注入4~6h之后再行CT扫描
E.以上都是错误的
81 关于CT检查的辐射特点,正确的叙述是( )
A.在同样的照射条件下,CT检查比普通X线检查的辐射线量少
B.CT检查所用的X线穿透性小,吸收量大
C.CT检查使用的探测器对X线能量损失大
D.CT机X线管的滤过要求没有普通X线管高
E.以上都是错误的
82 关于CT检查的防护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CT检查比较安全,但不等于没有损伤
B.X线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是造成损伤的根本原因
C.生物效应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两种
D.随机效应存在着剂量的阈值
E.要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,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
83 在CT检查的防护措施中,与病人的防护无关的是( )
A.辐射实践的正当化
B.CT检查的最优化
C.受检者指导水平
D.CT机本身的固有防护
E.机房设计的固有防护
84 颅脑CT平扫的适应证不包括( )
A.颅内出血
B.脑血管畸形
C.脑梗塞
D.脑萎缩
E.先天性无脑
85 表示听眉线的英语缩写是( )
A.RBL
B.EML
C.OML
D.SML
E.TBL
86 眼及眶部CT扫描的适应证不包括( )
A.屈光不正
B.眼部外伤
C.眼眶内异物
D.眼球及眼眶的肿瘤
E.眼的先天性疾病
87 眼及眶部CT扫描的最佳方式为( )
A.横扫+矢状扫
B.横扫+冠状扫
C.横扫+薄层扫
D.横扫+增强
E.横扫+重叠扫
88 颞骨扫描常规检查方式是( )
A.横断面扫描
B.冠状面扫描
C.矢状面扫描
D.横断面+冠状面扫描
E.横断面+矢状面扫描
89 关于上颌窦CT扫描技术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上颌窦常规平扫,一般不做增强
B.上颌窦癌特征是窦腔内软组织肿物合并骨质破坏
C.上颌窦癌对上颌窦后壁破坏率高达96%
D.颅底有骨质破坏时,按颅脑扫描参数进行颅脑扫描
E.上颌窦CT图像显示采用骨窗
90 咽部常规扫描中,要求病人做到( )
A.吸气后憋气
B.呼气后憋气
C.平静呼吸状态
D.发“衣”音状态
E.鼓气状态
91 关于喉部CT扫描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主要用于检查喉部恶性肿瘤
B.扫描时要求病人做吞咽动作
C.在侧位定位片上确定扫描范围及基线
D.喉部只能进行横断扫描
E.图像显示一般用软组织窗,必要时用骨窗
92 层厚层距为1.5~2.0mm连续扫描,上下范围约3cm,该参数适用于( )
A.腮腺扫描
B.喉部扫描
C.颞颌关节扫描
D.上颌窦扫描
E.鼻咽部扫描
93 胸部CT扫描时,需采用俯卧位的情况是( )
A.肺癌的分期诊断
B.观察肺内肿物形态
C.测量肺内病变大小
D.了解胸气流动性
E.观察肺弥漫性病变
94 关于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的特点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率
B.完全可替代常规CT
C.与肺功能检查有更好的相关性
D.扫描层多、层薄、条件大
E.扫描时不需造影增强
95 肺HRCT扫描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,与降低噪声有关的是( )
A.全身CT扫描机,其固有空间分辨率<0.5mm
B.扫描层厚为1~1.5mm的超薄层扫描
C.扫描用高kV和高mAs
D.应用×矩阵,采集、保留原始数据
E.图像重建使用高分辨率算法
96 腹部CT扫描患者的准备工作中,与图像的清晰度有关的是( )
A.禁食
B.胃肠道清洁
C.口服1~2%泛影葡胺ml
D.呼吸憋气训练
E.碘过敏试验
97 CT图像的质量参数不包括( )
A.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
B.噪声与伪影
C.部分容积效应
D.周围间隙现象
E.扫描视野
98 关于CT扫描技术参数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X线剂量增加,使图像噪声加大,图像质量下降
B.层面厚度是影响图像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
C.显示野可以根据欲观察的范围而改变其大小
D.过滤函数是能改变图像重建算法的数字软件过滤器
E.过滤函数有标准数学演算、软组织数学演算、骨细节数学演算三种演算方法
99 关于窗技术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根据诊断需要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技术
B.窗技术包括窗宽、窗位的选择
C.窗宽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的CT值的范围
D.窗位指窗宽上、下限CT值的平均数
E.如窗位和窗宽均调节至80,显示CT值的范围是80~
关于CT图像放大技术,错误的叙述是( )
A.几何放大技术应用在采集数据阶段
B.变域图像放大技术应用在图像重建阶段
C.宏观图像放大技术常用于扫描后对细微结构图像的再重建处理
D.内插图像放大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内插处理过程
E.以上都是错误的
答案
61-65A E D A E
66-70D C D E C
71-75D B A E E
76-80C C C D E
81-85A D E B B
86-90A B D E C
91-95B C D B C
96-D E A E E
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